DNA证明孩子非丈夫亲生,日本法院仍可认定丈夫为孩子父亲//奇葩的日本
- NKY
- 7月8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已更新:7月31日
日本法院如何确定孩子与父亲的关系
日本民法第772条至第778条之二规定了父子关系的法律认定,核心在于“嫡出推定”原则,强调婚姻关系的法律效力而非生物学上的亲子关系。以下分析日本法院如何确定父子关系,以及亲子鉴定在其中的作用。
1. 嫡出推定原则
日本民法第772条规定,妻子在婚姻期间怀孕的孩子,推定为丈夫的孩子。这一原则基于婚姻关系的稳定性,优先于生物学事实。
具体规则包括:
- 婚姻成立后200日内出生的孩子,推定为婚姻前怀孕。
- 婚姻成立后200日或婚姻解除/取消后300日内出生的孩子,推定为婚姻期间怀孕。
- 若母亲在怀孕至出生期间有多次婚姻,孩子推定为最近一次婚姻丈夫的孩子。
此推定以婚姻时间和形式为依据,旨在维护家庭关系和社会秩序,而非依赖DNA鉴定。
2. 亲子鉴定的有限角色
日本法院在父子关系认定中,亲子鉴定(DNA鉴定)并非首要或强制性证据,原因如下:
- 法律优先级:嫡出推定具有强法律效力,DNA鉴定仅作为辅助证据,须经法院裁量。
- 隐私保护:日本重视个人隐私,强制DNA鉴定可能被视为侵权,尤其涉及未成年人。
- 判例限制:日本最高法院多次裁定,嫡出推定不能仅因DNA结果被推翻。例如,若丈夫未在得知孩子出生后3年内(民法第777条)提起嫡出否认诉讼,即使DNA证明孩子非亲生,推定仍有效。
因此,即使亲子鉴定显示孩子与丈夫无血缘关系,法院可能仍认定丈夫为法律父亲,除非通过法定程序否认嫡出。
3. 嫡出否认诉讼的程序
若质疑嫡出推定,当事人可通过嫡出否认诉讼(民法第775条)挑战父子关系:
- 提起主体:父亲可针对孩子或行使亲权的母亲提起诉讼;孩子可针对父亲;母亲或前夫也可提起,但须不损害孩子利益(民法第774条)。
- 诉讼期限:一般为得知孩子出生后3年内(民法第777条),特殊情况下(如重新确定父亲)为判决确定后1年内(民法第778条)。孩子在特定条件下可延长至21岁前(民法第778条之二)。
- 证据考量:法院综合婚姻关系、时间推定、证人证言及DNA结果。例如,若丈夫证明与妻子长期分居且无性关系,可通过生活记录或证言推翻推定,DNA仅为参考。
- 法院裁量:若嫡出推定被推翻,法院根据第773条确定新父亲,通常基于母亲婚姻史或其他证据,而非仅靠生物学关系。
4. 实际案例与判决方式
- 案例一:一名丈夫怀疑妻子在婚姻期间生的孩子非亲生,提交DNA鉴定并提起嫡出否认诉讼。法院确认丈夫与妻子长期分居,结合DNA证据,判决推翻嫡出推定,孩子不再视为丈夫的嫡出子女。
- 案例二:一名男子未在3年内提起嫡出否认诉讼,尽管DNA显示孩子非亲生,法院维持嫡出推定,认定其为法律父亲,因其丧失否认权(民法第776条)。
- 案例三:一名女子在两次婚姻期间生育,孩子推定为第二任丈夫的孩子。第一任丈夫提起否认诉讼,法院根据分居证据推翻推定,未强制要求DNA鉴定。
5. 与中国的差异
中国在确定亲子关系时,常以亲子鉴定作为主要依据,强调生物学事实。而日本优先婚姻关系的法律推定,DNA鉴定仅为辅助证据。这种差异源于日本民法对家庭稳定的重视,可能导致生物学事实与法律认定的不一致。
结论
日本法院在确定父子关系时,以民法第772条的嫡出推定为核心,基于婚姻关系和时间节点,而非优先依赖亲子鉴定。即使DNA证明孩子非丈夫亲生,若未在法定期间提起嫡出否认诉讼,法院可能仍认定丈夫为法律父亲。这种机制保护家庭关系,但可能与生物学事实产生偏差。当事人需及时通过法律途径,结合分居记录等证据,而非仅靠DNA,增加推翻推定的可能性。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