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些人如何欠钱不还
- NKY
- 6月14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你的权利睡着了 可能永远叫不醒
日本民事诉讼时效规定总结日本的民事诉讼时效规定主要基于《日本民法典》(民法),以下根据日本现行法律总结2025年版的日本民事诉讼时效规定,内容简明扼要,聚焦核心要点:
一、诉讼时效概述日本的诉讼时效制度旨在督促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,维护法律关系的稳定性。超过时效期间,权利人丧失通过法院强制实现权利的可能性(即胜诉权),但实体权利本身并不消灭。时效完成后,义务人可主张时效抗辩,拒绝履行义务。
二、诉讼时效期间日本《民法典》规定了以下主要时效期间:1. 普通诉讼时效期间 - 一般债务(如借款、买卖合同等)的时效为5年。 - 起算点: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可行使之时,或者权利可行使之日起(主观或客观起算)。 - 示例:甲借乙钱,约定2024年6月30日归还,若未归还,时效从2024年7月1日起算,至2029年6月30日止。
2. 特别诉讼时效期间 - 某些特定权利有不同时效期间,例如: - 商事债务(如商业合同):5年(《商法》规定)。 - 短期时效(如餐饮费、住宿费):1年。 - 工资请求权:3年(劳动基准法)。 -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争议:4年(参考国际惯例,但日本国内适用民法为主)。 - 特别时效优先于普通时效适用。
3. 最长诉讼时效期间 - 从权利可行使之日起,超过10年,权利消灭(客观时效)。 - 例外:人身损害赔偿请求权(如生命或身体侵害)的时效为20年,以保护重大权益。 - 最长时效不受中断或中止影响。
三、诉讼时效的起算时效起算点根据权利类型和法律关系不同而变化:- 一般债务: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及义务人之日起算(主观起算),或权利可行使之日起算(客观起算)。 - 示例:乙侵害甲的物权,甲2024年1月1日知晓,诉讼时效从该日起算。- 约定履行期限的债务:自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算。 - 示例:借款合同约定2024年12月31日还款,时效从2025年1月1日起算。- 无履行期限的债务:自权利人请求履行之日起算;若有宽限期,从宽限期届满日起算。- 侵权行为:自权利人知道侵害事实及加害人之日起算。- 附条件或期限的债务:自条件成就或期限到达之日起算。- 不作为义务的债务:自债务人违反不作为义务(如擅自建造)之日起算。
四、诉讼时效的中断与中止1. 时效中断 时效因特定事由重新起算,常见情形包括: - 权利人提起诉讼或仲裁。 - 权利人向义务人主张权利(如书面催告)。 - 义务人承认债务(如部分履行)。 - 示例:甲2024年催告乙还款,时效中断,次日起重新计算5年。
2. 时效中止 时效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法定事由暂停,暂停期间不计入时效,事由消除后继续计算。 - 常见事由:权利人或义务人为未成年人、重大疾病、战争等。 - 示例:甲因住院无法起诉,住院期间时效暂停,出院后继续计算剩余时效。
五、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形以下权利不适用诉讼时效,权利人可随时主张: - 物权请求权(如返还不动产)。 - 登记动产物权的返还请求。 - 停止侵害、排除妨碍、消除危险的请求。 - 扶养费、赡养费等法定抚养义务。 - 法律特别规定的其他权利。
六、程序相关时限(简要概述)日本民事诉讼法对程序阶段的时限也有明确规定,2025年无重大修订,以下为关键点: 1. 一审阶段* - 立案:法院收到起诉状后7日内决定是否受理。 - 答辩期:被告收到起诉状后15日内提交答辩状(如涉外案件为30日)。 - 举证期限:由法院指定,通常不少于30日。 - 审限:普通程序6个月,简易程序3个月,特殊案件(如船舶碰撞)1年。
2. 二审阶段 - 上诉期限:判决15日,裁定10日(涉外案件均为30日)。 - 审限:判决上诉3个月,裁定上诉30日。
3. 再审阶段 - 申请期限:判决生效后6个月内。 - 审查期限:法院3个月内决定是否启动再审。
4. 执行阶段 - 申请执行:法律文书生效后2年内。 - 执行通知:法院收到申请后10日内通知被执行人。 - 执行审限:诉讼执行6个月,非诉执行3个月。
5. 劳动仲裁 - 仲裁时效:劳动争议1年,自权利受侵害之日起算。 - 受理决定:仲裁委收到申请后5日内决定。 - 审理期限:45日,复杂案件可延长15日。
七、总结日本2025年的民事诉讼时效规定以《民法典》为核心,普通时效为5年,特别时效因案件类型而异,最长时效为10年(人身损害为20年)。起算点灵活,注重主观与客观结合,强调权利人及时行权。程序时限严格,确保诉讼效率。不适用时效的权利主要涉及物权和法定抚养义务,体现了对基本权利的保护。
Comentário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