トカラ列島近海地震,13天内震度1以上达1001次,远超过去纪录
- NKY
- 4天前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已更新:4天前

鹿儿岛县十岛村的トカラ列岛近海自2025年6月21日起频发群发地震,截至7月3日中午,13天内震度1以上的地震已达1001次。此次地震活动规模远超过去同地区的群发地震,气象厅呼吁居民持续警惕最大震度6弱的强烈地震。十岛村已设立灾害警戒本部,并开始准备岛外避难。
地震活动概况
据气象厅统计,トカラ列岛近海以小宝岛和恶石岛附近为震源的地震自6月21日起持续发生。7月3日16时13分,恶石岛观测到震度6弱的地震,这是1994年以来该地区震源地震中最大的一次,震源深度约20公里,震级为5.5。另有震度5弱的地震在恶石岛发生2次,小宝岛1次,7月2日15时26分还发生了震级5.6(Mw5.7)的较大地震。
截至7月3日17时,震度1以上的有感地震共1050次,其中震度6弱1次、震度5弱3次、震度4共19次、震度3共60次、震度2共228次、震度1共622次。日均地震次数以6月23日的183次为最高,6月22日119次,6月24日68次,6月25日69次,6月26日至28日一度降至15至34次,但6月29日起再次活跃。
与过去群发地震的比较
トカラ列岛近海过去也曾多次发生群发地震。2023年9月,15天内记录346次震度1以上地震;2021年12月,26天内记录308次。然而,此次13天内超1001次的地震活动远超过去纪录,特别是震度5弱以上地震已发生4次,规模异常。2021年12月9日恶石岛曾发生震度5强、震级6.1的地震,但此次活动频率更高,短时间内地震次数尤为突出。
地震机制与专家分析
鹿儿岛地方气象台及熊本大学大学院准教授、海洋火山学家横濑久芳表示,トカラ列岛位于菲律宾海板块俯冲至欧亚板块之下的琉球海沟附近,板块间复杂运动及海底“海山”“海台”的俯冲导致活断层应力积累,诱发地震。此次地震为陆侧板块内部的正断层型地震,可能涉及恶石岛与小宝岛之间及小宝岛与宝岛之间的三条活断层。横濑准教授指出,过去主要由恶石岛与小宝岛间的两条断层活动引起地震,但此次南侧断层也活跃,导致地震次数增加。
横濑准教授表示:“根据目前数据,未来2至3周地震活动可能持续,震级6级地震的可能性不能排除。”气象厅也警告,过去群发地震曾持续数十天,需警惕落石和山体滑坡风险。
居民影响与行政应对
恶石岛(43户89人)和小宝岛(36户66人)为小型岛屿,频繁地震导致居民不安与疲惫加剧。7月2日,小宝岛发现多处直径约1米的落石,小宝岛学园操场出现长10米的裂缝,但未报告人员伤亡或重大建筑损害。
十岛村政府在7月3日震度6弱地震后确认岛内居民安全,村长久保源一郎宣布将为希望者提供岛外避难安排。鹿儿岛中央警察署及村政府设立灾害警戒本部,持续确认灾情并确保居民安全。中央政府也在首相官邸设立信息联络室密切关注事态。
小宝岛学园校长松野浩三表示,7月2日震度5弱地震时,震感持续约5秒,紧急地震速报后迅速疏散学生至操场,并发现操场裂缝。居民反映“夜不能寐,心理压力巨大”,地震活动长期化加剧了心理负担。
未来展望与注意事项
气象厅预计トカラ列岛近海地震活动短期内将持续,呼吁警惕震度5弱至6弱的强烈地震。虽无海啸风险,但强烈震感地区需注意落石和山体滑坡,建议远离陡坡及危险区域,并检查家具固定和避难路线。
部分社交媒体提及“トカラ法则”,认为此次群发地震可能预示日本其他地区大地震,但专家否认其科学依据。海洋火山学家表示,トカラ列岛地震与新燃岳喷发或南海海槽地震的直接关联性低,但需关注周边海底火山喷发风险。
トカラ列岛近海自6月21日起的群发地震以13天超1001次的规模远超2023年和2021年纪录,恶石岛和小宝岛频发震度5弱以上地震,对居民生活和安全造成显著影响。气象厅和专家预测地震活动可能持续数周,呼吁警惕强烈地震和次生灾害。十岛村正准备岛外避难,居民需密切关注气象厅及地方政府信息,加强地震应对措施。
Comments